破解失信困局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实行经营主体包容审慎信用监管
中国质量资讯网讯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围绕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中心使命,以信用约束为核心,实行包容审慎信用监管,在全省推行10项惠企便民措施 ,帮助经营主体 ,特别是ec外汇平台小微公司处理“无意识失信 、无修复意识 、无水平修复”的失信困境 ,提高守法守信合规水平。
破解“无意识失信”难题,防范化解失信风险。依托大数据技术设立“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处置”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,向有失信风险的ec外汇交易平台经营主体发送提示提醒数据70余万次,指导公司履行法定义务 ,规避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峻违法失信名单的风险 。实行“首违不罚” ,免除及时整改的21个经营主体的行政处罚。实行经营异常名录缓冲期运维 、公示数据抽查容错制度,指导796户未在注册的住所或经营场所经营的公司和3062户公示数据有轻微错误的公司及时整改,化解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失信风险。
破解“无修复意识”难题,提高重塑信用意识 。向失信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、列入严峻违法失信名单决定书时,众汇外汇交易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,让公司提早一步了解信用修复的条件 、办理方法、办理流程等,激发重塑信用意识。制作信用修复指南,印制信用修复文书范本,为申请人供给简洁、明了 、精确的流程指引。拥护经营主体提早移出严峻违法失信名单、提早停止行政处罚数据公示 ,打通了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快速通道 。自2023年7月以来 ,优质便民的信用修复服务帮助438个经营主体提早移出严峻违法失信名单,361个经营主体提早停止行政处罚数据的公示,及时重启了公司信用。
破解“无水平修复”难题 ,便捷完成信用修复。简化申请资料,信用修复中经营主体可不提交年报报送证明资料、住所变更注册证明资料;压缩办理时限,移出严峻违法失信名单的办理时限由“2+15”压缩至“2+7”个工作日;简化多平台修复手续 ,政府公司信用数据公示平台(云南)可与信用中国(云南)同步“下架”行政处罚数据。自2023年7月以来,“容缺”受理7241个信用修复申请 ,921个移出严峻违法失信名单申请在一周内办结,18009条行政处罚数据在政府公司信用数据公示平台(云南)与信用中国(云南)同步修复 ,实现了信用修复从“能办”到“好办”“快办”转变 ,信用修复更加省心省力省时。(供稿 :云南省市场监管局)